咳嗽大笑会“漏尿”你可能患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 助好孕
- 2023-07-20 11:04
产后盆底康复关乎女性一生的健康幸福,但却很少有人了解产后盆底康复是怎么回事。研究表明,女性产后如果不进行盆底功能康复,很可能导致尿失禁、子宫脱垂等问题,影响以后的生活质量。下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科刘颖琳副教授,会为大家详细介绍女性该如何积极应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威胁。
专家简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科刘颖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围产医学博士。对围产医学,尤其是有关胎儿宫内感染的防治、妊娠合并肝病的诊治有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优生优育、产前诊断、高危妊娠监护、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异常分娩等处理有一定的造诣。对妇产科的常见病,如女性生殖道感染、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症、盆腔包块等诊治均有较全面的了解和心得。
咳嗽、大笑会“漏尿”?你可能患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涉及整个盆底的脏器,主要指生殖器官和泌尿道周围的支撑组织松弛造成这些器官的功能受影响。在临床上表现为盆腔脏器的移位和脱垂、尿失禁、大便失禁以及阴道松弛。
刘颖琳副教授表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尿失禁。尿失禁分为几个类型,常见的是压迫性尿失禁。压迫性尿失禁是指咳嗽、打喷嚏、大笑、快速跑步等腹压增加时,尿液不由自主地漏出,这与腹压增加有关。还有一种常见的尿失禁是紧迫性尿失禁。紧迫性尿失禁指患者有尿意的时候,失去排尿自控能力,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另外,尿失禁还包括混合性尿失禁等等。其他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子宫脱垂、肛门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等。
准确来说,有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不同报道数据的差距很大。这与调查方法和调查人群有密切的关系。目前比较准确的数据是2006年我国一项关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样本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育龄妇女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大约有18.9%。更年期(50-59岁)妇女患病率大约有28%。至于其他的一些调查,如果调查对象是针对有相关症状的妇女,那么患病率就可能会更高。
孕妇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可高达60~70% 别等症状严重才就诊
刘颖琳副教授指出,国内关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统计有很多,除了先前所提及的尿失禁发生率的情况,现在也有文献关于妊娠分娩对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进行调查,妊娠期间出现排尿次数增多、夜尿频繁、便秘等等症状,在孕妇中的发生率可高达60~70%。在过去,很多人对这些症状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认为这并不是疾病。但是,现在随着人们对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重视程度的加深,相关的调查与数据越来越多,这对本病的防治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刘颖琳副教授表示,她每个月在门诊接触到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大概有几十例。产科医生一般会建议妇女在产后回门诊进行常规的复诊,以便及时发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而一些主动就诊的患者,往往都是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症状,比如子宫脱垂,或者是尿失禁难以自控,已经对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妊娠分娩是盆底功能障碍首要原因 更年期是另一个“爆发期”
刘颖琳副教授指出,造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原因有很多,与年龄、遗传、药物、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目前公认的一个确定因素是与妊娠分娩有关。妊娠及阴道分娩是生育年龄妇女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女性妊娠的过程本身就会对盆底功能造成影响。怀孕期,随着胎儿在子宫内逐渐增大,母亲体重逐渐增加,都会对盆底造成慢性损伤。当自然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难免对盆底组织造成创伤。“我们想象一下,当胎儿的头部撑开盆底组织时,会对盆底结缔组织和神经带来一定的损伤。这确实是一个造成盆底损伤的确定因素。胎儿越大,分娩的难度越大。采用阴道助产如钳产和吸引产对盆底的伤害更大。”刘颖琳副教授补充,剖腹产由于胎儿没有经过产道娩出,对盆底的损伤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国外的资料告诉我们,一个女性随着妊娠次数增加,剖腹产对其盆底的保护也越来越小,因为怀孕本身就会对盆底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除了刚才所说的妊娠分娩之外,刘颖琳副教授告诉我们,更年期对于尿失禁的发生也是一个独立的因素。尽管进入更年期的妇女,她们曾经妊娠或分娩与否,在尿失禁的发病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女性踏入更年期,她们的盆底功能也会进入一个转折点,不少女性进入更年期之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升高,比如尿失禁、子宫脱垂。这是因为进入更年期,随着年龄增长,体内激素也产生变化,对盆底脏器存在一定影响。
盆底功能有对应评价标准 提肛运动可有效改善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功能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评价指标。比如说,子宫脱垂的患者有脱垂程度的评价,尿失禁的患者也有其情况严重程度的评价。这些评价包括仪器分析和症状的评价。产后盆底功能检查项目主要有调查问卷,包括对产妇病史以及相关症状的调查;还有盆底肌肉的评价,按照盆底肌肉收缩能力分成五级。盆底肌力的评价在国外最早期是使用人手测定的,现在正逐步往仪器评价的方向发展。
盆底康复训练有助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提肛运动就是其中一种方法。提肛就是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是最简便的训练方式,患者躺着、坐着甚至走路都可以做这样的动作。刘颖琳副教授介绍,提肛运动包括快速收缩和持续收缩两种。由于盆底肌肉是分为“快肌”跟“慢肌”,快肌主要是起到控尿的作用,慢肌主要是起承托的作用。锻炼慢肌时,肛门持续收缩时间越长越好,根据自身情况,收缩持续10~60秒左右,做10~20次。锻炼快肌时,用最大的力气收缩肛门,以最快的速度放松,然后重复再收缩。每组做20~30次。每天可进行2组。锻炼快肌有助控制尿道的阻力,使尿液不容易在咳嗽、大笑等腹压升高的时候流出。
对于一些确实是自己不会做提肛运动的患者,可以到医院,借助仪器的辅助去进行锻炼。这种仪器有生物反馈的功能,当仪器探头放到阴道内,可以感知阴道收缩能力,能有效地控制不良的盆底肌肉收缩,并对这种收缩活动进行改进和纠正。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主的盆底肌肉训练,并形成条件反射。待患者掌握了如何做这个动作,就可以在家自行锻炼,并且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自行盲目去锻炼也是效果不佳的。另外,医院也会提供一些模具,让患者在家进行锻炼。
目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仍有难点 防微杜渐才是最重要
刘颖琳副教授认为,目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的难点在于,根据不同患者的特殊情况,采取最合适的方法去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老人病”,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高,比如脏器脱垂。该采取哪种手术的方法,其实还存在着争议,因为每一种手术都存在一定的合并症。在前几年,医生普遍通过吊带手术治疗尿失禁以及子宫脱垂,虽然手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随着补片手术应用的逐渐广泛,近年来也发现这些方法可能会产生某些后遗症或合并症,这是医生目前正在努力研究解决和预防的方法。
刘颖琳教授认为,目前还是有一些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无法通过手术方法解决的,比如急迫性尿失禁等。所以,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还是防微杜渐最重要,育龄妇女早作预防,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对更年期后维持生活质量是很有帮助的。
产后别急于减肥疯狂运动 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试试“盆底操”
女性产后减肥,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运动。不少女性产后会选择跑步、快步走、跳舞、健身等运动,希望可以尽快恢复身材。但是,刘颖琳副教授指出,某些运动会伴随腹压的增加,可能会对盆底功能的康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加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因为妊娠分娩对盆底已经造成一定的伤害,而产后6周或者几个月内,是盆底组织恢复的黄金时期。如果在此期间不注意适当选择运动方式,会加重盆底功能损伤,可能造成盆底不可逆转的损伤。
对于所有的孕产妇来说,从产后康复的角度,都需要注意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特别是曾经采取阴道分娩;有巨大儿的分娩史;曾接受阴道助产,如产钳助产、吸引器助产的女性,应该犹为注意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产后注重休息调养。
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前产后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刘颖琳副教授告诉我们,目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在作出尝试,让孕妇在妊娠过程中学做“盆底操”,在医学上称为“Kegel训练”。孕妇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学习一些阴道收缩的动作,相当于进行肌肉锻炼,对盆底肌肉有强化的作用,孕妇在家中也可以自己做,预防妊娠和分娩对盆底造成损伤。这样的“盆底操”,产后也可以继续做。
除了适当的训练之外,饮食和运动也是很重要,产前产后都不宜食用具有刺激性的食物。比如红辣椒、番茄等食物对膀胱都有刺激性的作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可乐,都是引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不良因素。在运动方面,特别是产后恢复的时候,要避免举重、跑步等增加负压的运动,可以适当去进行游泳等缓和的运动。
还有一个预防的措施是保持大便通畅。经常便秘,排便时用力会导致腹压增高,对盆底也是一个损害。另外要注重增强自身免疫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因为慢性咳嗽同样会增加负压,对盆底造成损害。
其实,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其诱发因素,同时加强盆底肌肉锻炼,是有可能延缓和避免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的。刘颖琳副教授呼吁广大女性朋友,你的健康掌握在你的手中,一旦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千万不要羞于启齿,应该及早到医院寻求治疗。
相关专题推荐:
专家面对面:盆底功能康复 产妇的必修课
发表评论